骨碎补 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 草部之骨碎补 释名 也称猴姜、胡孙姜、石毛姜。[藏器说] 骨碎补本名猴姜。开元皇帝用它来治伤折,补骨碎,因此得名。江西人称为胡孙姜。以取像其形。 集解 [志说] 骨碎补生于江南。根寄树石上,有毛。[颂说] 今淮、浙、陕西、夔路州郡皆有。生木或石上。多在背阴处,引根成条,上有黄赤毛及短叶附之。抽大叶成枝。叶面青绿色,有青黄点;背青白色,有赤紫点。春生叶。至冬干黄。无花实。采根入药。[时珍说] 根扁长,略似姜形。叶有桠缺,颇似贯众叶。 根 【修治】[斅说] 采得后,用铜刀刮去黄赤毛,切细,用蜜拌润,放在甑中蒸一日,晒干用。急用时只焙干,不蒸也可以。【气味】味苦,性温,无毒。【主治】破血止血,补骨折跌伤。治骨中毒气,风血疼痛,五劳(劳心、劳肝、劳脾、劳肺、劳肾)。六极(血极、筋极、肉极、气极、骨极、精极),足手不收,上热下冷。恶疮,蚀烂肉,杀虫。研末,猪肾夹煨,空腹食,治耳鸣,及肾虚久泄,牙疼。 发明 [时珍说] 骨碎补,是足少阴药,因此能入骨,治牙,及久泄痢。戴原礼《证治要诀》记载:痢后下虚,不善调养,或远行,或房劳,或外感,致两足痿软,或痛或痹,遂成痢风。宜用独活寄生汤(组成:独活三两,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、细辛、秦艽、茯苓、肉桂心、防风、川芎、人参、甘草、当归、芍药、干地黄各二),吞虎骨四斤丸(组成:去瓤宜州木瓜,去芦、锉过的牛膝,去芦、细锉的天麻,洗净、细切、焙干的苁蓉各500克。炮过,去皮、脐的附子,涂酥炙过的虎骨各60克),再加入它们总量三分之一的骨碎补,同研取汁,酒解服之。外用杜仲、牛膝、杉木节、萆薢、白芷、南星煎汤,频频熏洗。 附方 1. 虚气攻牙,齿痛血出。将二两骨碎补锉细,慢火炒黑,研成粉末,经常用来擦齿,有口津,吐出或咽下都可以。2. 耳鸣耳闭。将骨碎补削作细条,炮过,趁热塞耳中。3. 屙血。用酒或米汤送服烧存性的骨碎补五钱。4. 长久泄痢。将骨碎补研成粉末,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,即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