槲实
发布/
小网
数据源/转载
来源/本草纲目
果部之槲实
槲樕、朴樕、大叶栎、栎橿子。
[颂说] 槲,山林中到处都有。植株高丈余,与栎同类。也有长得矮小的,但没什么用处。什么时候采都可以。它的皮和叶都可以拿来入药。
[时珍说] 槲有二种:一种丛生,并且矮小的,叫枹。还有一种高大的,叫大叶栎。树和叶子都像栗,高大粗壮,冬月凋落,三四月开的花也像栗花,八九月结果实,像橡子但是要稍微短小些,僵涩味恶,但荒年的时候人们也会吃。它的木材质量不好,所谓的“樗栎之材”即是说的它。
【气味】
味苦、涩,性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蒸煮来做粉,可以涩肠止痢,功效与橡子一样。
【修治】
即是它的叶子,入药前须微灸焦。
【气味】
味甘、苦,性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疗痔,止血及血痢,止渴。活血,利小便,除酒糟鼻。
【气味】
味苦、涩,无毒。
【主治】
煎汤后可用来洗恶疮,效果好。能治淋巴结结核,涩五脏。止赤白痢(下痢黏冻脓血,赤白相杂),大肠久积风冷所致便血。
1. 猝然吐血。将槲叶研为末。每次取二钱用一盏水煎七分,和渣滓一起服下。
2. 鼻血不止。将槲叶捣成一小盏汁,顿服即止。
3. 冷淋(其状先寒战,然后便溺成淋)茎痛。槲叶研成粉末。每次取三钱,水一盏,葱白七寸,煎六分,去掉渣滓,饭前温服,每天两次。
4. 腋下狐臭。槲若三升,切碎,用水煮浓汁,洗患处,完后用甘苦瓠壳烟熏。再将用醋浸过一晚的辛夷、细辛、杜衡末敷患处。
5. 下部生疮。槲皮、榉皮煮汁,熬如饴糖,敷在患处。
6. 久痢不止。槲白皮(姜汁炙五度)一两,炮干姜半两,研为末,每次用米汤送服二钱。
7. 久疮不愈。槲木皮一尺,阔六寸,切碎,加水一斗,煮取五升,再加入白砂糖,煎取一升,分三服,即吐即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