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台 反馈

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果部之枣
释名

[时珍说] 大的是枣,小的是棘。棘,即是酸枣。

集解

[颂说] 华北地区都产枣,但青州出产的特别好。晋州、绛州的枣虽大,但不及青州的肉厚,江南出产的枣坚燥少脂,现在园圃中多有移栽,种类繁多。上好的有水菱枣、御枣之类,南方人将其煮后晒干,使其皮薄而皱,则比其他枣更甜,称为天蒸枣。

[时珍说] 干枣做法:先清扫地面,铺上菰、箔之类,然后放上枣,日晒夜露后,再拣除烂的,剩余的晒干即可。切了再晒干的叫枣脯。煮熟后榨出的汁叫枣膏。蒸熟的叫胶枣,加糖、蜜拌蒸则更甜。加麻油叶同蒸,则色更润泽。胶枣捣烂晒干后则成枣油。具体做法为:先红软的干枣放入锅中,加水至刚好淹平,煮沸后捞出,在砂盆中研细,用棉布包住绞取汁,涂在盘上晒干,其形如油,刮磨成末后收取。每次用一匙放入汤碗中即成美浆,酸甜味足,用来和米粉,最能止饥渴、益脾胃。

生枣

【气味】

味甘、辛,性热,无毒。多食令人寒热,腹胀滑肠。瘦人尤其不能吃。

大枣

【释名】

[瑞说] 即晒干的大枣。

【气味】

味甘,性平,无毒。

[大明说] 有齿病、疳病、蛔虫的人不宜吃,腹中胀满的人不宜吃,小儿不宜多吃。忌与葱同食,否则令人五脏不和。如与鱼同食,会令人腰腹痛。

[时珍说] 枣是益脾,患脾病的人很适合吃。但现在的人蒸枣大多用糖、蜜拌过,长期吃反而会损脾,助湿热。另外,枣吃多了,会令人齿黄生虫。

【主治】

主心腹邪气,安中,养脾气,平胃气,通九窍,助十二经,补少气,少津液、身体虚弱,止大惊,治四肢重,和百药。长期服食能轻身延年。补中益气,坚志强力,除烦闷,疗心下悬(积水成饮,留于胸胁下,咳嗽疼痛,有时呕吐),痢疾。润心肺,止咳,补五脏,治虚损,除肠胃痞块。和光粉烧,治疳痢(指小儿疳疾合并痢疾)。和阴阳,调血气。

三年陈枣核中仁

【主治】

祛腹痛邪气、恶气、突然厥逆、不省人事。核烧研后擦胫疮效果很好。

【气味】

味甘,性温,微毒。

【主治】

叶覆麻黄,能令出汗。和葛粉,搽痱子疮,效果好。

木心

【气味】

味甘、涩,性温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

治寄生虫引起的腹痛,面目青黄,疲困、瘦骨嶙峋。锉取木心一斛,加水淹过三寸,煮至二斗水时澄清,再煎至五升。每日晨服五合,呕吐即愈。另外煎红水服,能通经脉。

【主治】

煎水洗浴,可治小儿赤丹(局部皮色红,初发疹起,大者如钱,小者如麻豆,肉上粟状如鸡冠肌理)从脚背发起。

【主治】

枣树皮与等量北向的老桑树皮烧研。每次用一合,以井水煎后,澄清,洗目。一月三次,眼昏的人会复明。但须忌荤、酒、房事。

附方

1. 调和胃气。用干枣去核,缓火烤燥,研为末,加少量生姜末,开水送服。

2. 反胃吐食。用大枣一枚去核,加斑蝥一个去头翅,一起煨熟,去斑蝥,空腹用开水送服。

3. 伤寒病后,口干咽痛、喜唾。用大枣二十枚、乌梅十枚,捣烂,加蜜做成丸,口含咽汁,甚效。

4. 妇女脏燥(悲伤欲哭,精神不正常)。用大枣十枚、小麦一升、甘草二两,混合起来后每次取一两煎服。

5. 大便燥塞。将一枚大枣去核,里面加入半钱轻粉,煨熟用枣汤送服。

6. 烦闷不眠。用大枣十四枚、葱白七根,加水三升煮成一升,一次服下。

7. 咳嗽气喘。用枣二十枚,去核,以酥四两,微火煎,倒入枣肉中渍尽酥,取枣收存。常含一枚,微微咽汁。

8. 肺疽吐血。用红枣(连核烧存性)、百药煎(煅过),等分为末。每次用米汤送服二钱。

9. 耳聋鼻塞。取去皮、核的大枣十五枚、去皮蓖麻子三百枚,一起的捣碎,用棉裹后塞耳、鼻,一天一次,经一个多月,即可闻声音和辨香臭。先治耳,后治鼻,不可并塞。

10. 诸疮久溃。用枣膏三升煎水频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