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台 反馈

发布/crystal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果部之梨
释名

也称快果、果宗、玉乳、蜜父。

[震亨说] 梨就是利的意思。表示其性下行流利。

集解

[颂说] 处处都有,但种类差别大。宣城出产的叫乳梨,皮厚而肉实,味道十分好。有一种叫鹅梨的,南北各地都有,皮薄而浆多,味稍次却很香。其余的有水梨、消梨、紫糜梨、赤梨、青梨、茅梨、甘棠梨、御儿梨等。还有一种桑梨,同蜜煮来吃,可以止口干,生吃不益人,且会冷脾胃。还有紫花梨,可疗心热。唐武宗患了此病,百医不效。青城山的邢道人便献上了紫花梨,绞汁服后,武宗的病就好了。唐武宗还想再吃,但遍寻不着。后来常山郡忽然发现了一株紫花梨树,于是缄封后进贡,武宗便常吃这种梨,它有解除烦躁的特殊功效。但过了很多年,树木枯萎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尝到它的滋味了。

[时珍说] 梨树高二三丈,叶尖而光腻,且有细齿,二月开六瓣白花。如果上巳日无风,梨树结的果必多。故古语说,“上巳有风梨有虫,中秋无月蚌无胎”。每颗梨核有十余子,种下后只有一两个子会发芽生梨树。梨的品种很多,必须由棠梨和桑树嫁接过的,结果实才又早又好。梨有青、黄、红、紫四种颜色。乳梨即雪梨,鹅梨即绵梨,消梨即香水梨,都是上品,可以治病。其他如青皮、早谷、半斤、沙糜等梨,都粗涩不堪,只可蒸煮和切后烘制成脯。有种醋梨,经水煮熟后,则甜美而不损人。前人说的好梨,大多产在北方,南方只有宣城的最好。魏文帝的诏书说:真定御梨大如拳甜如蜜,脆如菱,可以解烦释郁。《三秦记》记载,消梨有五升的容器那么大,坠地则破,必须用袋子装承采摘。汉武帝曾经在御苑种过此梨,这也是梨中的奇品。《物类相感志》载:梨与萝卜收藏在一起,就可以几年不烂。现在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,过冬后才摘,也是一种好办法。

【气味】

味甘、微酸,性寒,无毒。吃多了会令人寒中(类中风之一,由于突然中寒邪而发病,又名中寒)、萎困。刀伤、妇孺、血虚者,不可食。

【主治】

治热咳(因风热引起的咳嗽为“热咳”,主要症状为痰厚且黄,鼻涕也带黄),止渴。切成片贴烫伤,可止痛不烂。治中风不语,伤寒发热,惊邪。利大小便。除贼风(从孔隙透入的,不易察觉的风而导致的疾病),止心烦气喘热狂。做成浆可吐风痰(动于肝,多眩晕头风,眼目瞤动昏涩,耳轮瘙痒,胁肋胀痛,左瘫右痪,麻木蜷跛)。急性伤风失音,则可用生梨捣成汁频服。阻塞不舒、痞寒热结的人宜多吃。润肺凉心,消痰降火,解疮毒、酒毒。

【主治】

去面黑粉刺。

【主治】

捣汁服,解菌毒。治小儿疝气。煮汁服,治霍乱吐泻不止。煎服,治风。

发明

[时珍说] 《别录说》谈梨,只说其害,不说其功。古人说到病大多与风寒有关,用药都是桂、附,却不知梨有治风热、润肺凉心、消痰祛火、解毒的功用。现代人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、火病。梨的有益之处肯定不少,但也不宜过量而食。据《类编》记载,有一个进士看上去病得厉害,无精打采,便请求杨吉诊治。杨说,你热证已极,气血消铄,再过三年,便会病死。进士郁闷而去,听说茅山有道士医术神通而不愿扬名,便穿上仆人的衣服,进山拜见,称自己愿意当他的仆人。道士就留下来做弟子,过段时间后,士人便将实情告诉了道士。道士诊看后,笑着说:你这就下山去吧,每天只须吃一颗梨。如果生梨吃完,可用干的泡水,吃滓喝水,一年后自然会好。士人照他说的那样做,一年后又见杨吉,杨吉见士人颜貌腴泽,脉息平和,大惊:“你肯定遇上了异人,不然怎么有病愈的可能?”士人便据实告诉他。杨吉立即整顿好衣冠,去茅山拜见。从这个列子可以看出梨的功效不止是小补。遗憾的是,只有乳梨、鹅梨、消梨可拿来治病,其他梨都不行。

附方

1. 消渴。用梨捣取汁,加蜜水同熬,收存瓶中。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,直至病愈。

2. 咳嗽。将好梨去核,捣汁一碗,放入椒四十粒,煎开,去渣,加黑饧一两,待化匀后,细细含咽。

3. 痰喘气急。将梨挖空,装入小黑豆填满,留盖合上捆好,放糠火中煨熟,捣成饼。每日食适量,很有效。

4. 眼红弩肉。取好梨一个,捣取汁,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汁,仰卧点汁入眼。

5. 反胃,药物不下。用大雪梨一个,以丁香十五粒刺入。包湿纸几层,煨熟吃下。

6. 蠼螋尿疮(初起如粟,渐大如豆,后成浆泡,恶汗流出,疼痛难忍,同时有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)。用梨叶敷涂,药干即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