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馈

乌药

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木部之乌药
释名

也称旁其、矮樟。

[时珍说] 乌以色名。南方人称为矮樟,以其气似樟之故。

集解

[藏器说] 乌药生于岭南邕州及江南。树生似茶,高丈余。一叶三桠,叶青阴白。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,黑褐色,作车毂纹,横生。八月采根。直根者不堪用。

[时珍说] 吴、楚山中极多,人们都当做柴薪。根、叶皆有香气,根不大,与芍药相似。嫩肉白,老者肉褐色。其子如冬青子,生青熟紫,核壳极薄。仁香而味苦。

【气味】

味辛,性温,无毒。

【主治】

主恶心腹痛,疰忤(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,突然厥逆,不省人事)、鬼气(突发心腹刺痛,甚或闷绝倒地,并能传染他人的病证),宿食不消,流行疫病,膀胱肾间冷气攻冲、背脊俯仰不利,妇人血气痛,小儿腹中诸虫。治一切气,除一切冷,霍乱,反胃吐食泄痢,痈疖、疥疠(一种传染性皮肤病,非常刺痒,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),并解冷热,其功不可悉载。治猫、犬百病,并可磨服。理元气。治中气、脚气、疝气,气厥头痛,肿胀喘急。止尿频及尿液浑浊不清,色白。

发明

[宗奭说] 乌药性和,来气少,走泄多,但不刚猛。与沉香同磨做汤点服,治胸腹冷气甚稳当。

附方

俯仰不利,风水毒肿,吐泻转筋,中恶、心腹痛,流行性瘴疫,妇人血气痛。用天台乌药一百两,沉香五十两,人参三两,甘草四两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半钱,姜盐汤空腹点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