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馈

龙胆

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草部之龙胆
释名

也称陵游。

[志说] 叶如龙葵,味苦如胆,因此得名。

集解

[别录说] 龙胆在二月、八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采根阴干。

[颂说] 宿根黄白色,下抽根十余条,像牛膝,但要短一些。直上生苗,高尺余。四月生出像嫩蒜一样的叶,茎细如小竹枝。七月开花,如牵牛花,作铃铎状,青碧色。冬后结子,苗枯。俗呼草龙胆。又有山龙胆,味苦涩,其叶经霜雪不凋。山人用来治四肢疼痛,与此同类,却是别的药物。

修治

[斅说] 采得阴干。用时,铜刀切去须、土、头、子,锉细,甘草汤浸一宿,漉出,暴干用。

气味

味苦、涩,性大寒,无毒。

主治

骨间寒热,惊痫邪气,续跌打骨折,定五脏。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(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,属广义伤寒范畴),热泄下痢(身热腹痛,烦渴引饮,喜冷畏热,小便热赤,痢下赤色,或如鱼脑,稠黏而秽,舌苔黄腻),去肠中小虫,益肝胆气,止惊惧。久服益智不忘,轻身耐老。治小儿高热持续不退,不恶寒反恶热、骨热,惊痫入心,时疾热黄,痈肿口疮。客忤(由于小儿神气未定,如骤见生人而引起惊吓啼哭,甚或面色变异,影响脾胃,以致受纳运化失调,引起吐泻、腹痛状似惊痫)、啊铺地良,热病狂语,明目止烦,治疮疥。去目中黄及睛赤肿胀,淤肉高起,痛不可忍。退肝经邪热,除下焦湿热之肿,泻膀胱火。疗咽喉痛,风热盗汗。

发明

[元素说] 龙胆味苦性寒,气味俱厚,沉而降,为阴,足厥阴、少阳经气分药。其用有四:除下部风湿、湿热、脐下至足肿痛、寒湿脚气。下行之功与防己同,酒浸则能上行,外行以柴胡为主,龙胆为使,治眼中疾心用之药。

附方

1. 伤寒发狂。将二钱龙胆研细,加入鸡蛋清。每次用白蜜化凉水送服二钱。

2. 四肢疼痛。将龙胆根切细,在生姜汁中浸一夜,焙干,捣研成粉末。取一钱匕,水煎,温服。

3. 谷疸、劳疸(谷疸因多食而得,劳疸因过劳而得)。龙胆一两、苦参三两,共研成粉末,加牛胆汁和成如梧子大的丸子。每次服五丸,一天三次。如不愈,可稍稍增加药量。治劳疸,可增加龙胆一两、栀子仁三至七枚,以猪胆代牛胆和丸。

4. 盗汗。将龙胆研细,每服一钱,加猪胆汁三两,滴入少许温酒调服。治小儿盗汗,可加防风。

5. 咽喉热痛。用龙胆磨水服。

6. 目涩。用生龙胆捣汁一合,加黄连浸汁一匙,调匀点眼。

7. 眼中流脓。将龙胆、当归等分,研成粉末。每次用温水送服二钱。

8. 蛔虫攻心(刺痛,吐清水)。用龙胆一两,去头,锉碎,加水二碗,煮成一碗。头天晚上停食,第二清晨,将药一顿服完。

9. 突然尿血不止。一虎口龙胆(大拇指与食指张开后之间的距离叫一虎口)、五升水,煮取二升半,分成五次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