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
crystal
数据源/转载
来源/本草纲目
也称柹。
[颂说] 南北都有,其种类有很多。红柿到处都有,黄柿产于汴、洛等州。朱柿长在华山,像红柿但更圆更小,皮薄可爱,味更甜。椑柿色青,可以生吃。各种柿都很味美而且益人。有一种小柿,叫做软枣,俗称牛奶柿。
[宗奭说] 柿有数种:着盖柿,于蒂下别有一重;又有牛心柿,状如牛心;蒸饼柿,形状像市场上卖的蒸饼;华州朱柿,小而深红;塔柿,比其他柿子要大,去皮后挂在树上,风干晒干后很美味。用火烤干的,味道不好。生的柿子可以在温水里将涩味泡去。
[时珍说] 柿,树高叶大,圆而有光泽。四月开小花,黄白色。结的果实为青绿色,八九月才成熟。生柿收藏后自行变红的,叫烘柿;晒干的叫白柿;用火熏干的叫乌柿;水泡储藏的叫醂柿。柿有呈扁状的核,像木鳖子仁,并且很坚硬。柿根很牢固,叫做柿盘。
【释名】
[时珍说] 不是指用火烘。是说将青绿的柿放在器具中自然变红熟,像火烘出来的一样,而且涩味尽去,味甜如蜜。
【气味】
味甘、涩,性寒,无毒。
[弘景说] 生柿性冷。
[宗奭说] 不能同蟹一起吃,否则会使人腹痛泄痢。
[时珍说] 有一人吃了蟹后,又吃了很多红柿,结果 豆腐大吐,以致吐血,不省人事。于是木香磨水灌下,才渐渐苏醒过来。
【主治】
通耳鼻气,治肠胃不足,解酒毒,压胃间热,止口干。
【修治】
[时珍说] 白柿,即干柿长霜。去皮捻扁,日晒夜露至干,放入瓮中,等到生白霜时才取出。现在的人们叫它柿饼,也称柿脯,又叫柿花。它的霜叫做柿霜。
【气味】
味甘、涩,性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补虚劳不足,消腹中淤血,涩中厚肠,健脾胃气。能化痰止渴,治吐血,润心肺,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嗽,润声喉,杀虫,温补。经常吃可祛面斑。治反胃咳血,肛门闭急并便血,痔漏出血。霜:清心肺热,生津止渴,化痰平嗽,治咽喉口舌疮痛。
【释名】
即是火熏干的。
【气味】
味甘,性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
杀虫,疗刀伤和烧伤感染,可长肉止痛。治狗咬伤口,断痢。服药口苦和呕吐的人,吃少许即好。
【修治】
[瑞说] 用水处理的性冷,用盐处理的有毒。
[时珍说] 醂,即藏柿。可以用灰汁将熟柿洗三四遍,等到柿子上的灰汁干后,再将它放入容器中储藏起来,十天后即可拿出来吃。
【主治】
主涩下焦,健脾胃,消淤血。
【修治】
用糯米和干柿做成粉,蒸来吃。
【主治】
治小儿秋痢(症见里急后重,腹痛便脓。因小儿脾胃嫩弱,内为乳食所伤,秋燥侵入,而致食积燥热蕴毒而成),便血。
【主治】
煮水服,治咳逆、哕气。
【主治】
便血。晒焙后研成末,吃饭时服二钱。烧成类,和油调敷,治烫火烧伤。
【主治】
治血崩、血痢、便血。
【烘柿】
1. 肠风便血(大便前出血如注,血色鲜红,肛门无肿痛,舌红,脉数等)。用干柿烧灰,水送服二钱。
2. 小便尿血。用干柿三枚,烧存性,研为末,陈米汤送服。
3.热淋涩痛(尿频、尿急、尿道灼热涩痛、尿黄)。用干柿、灯芯等分,水煎,每日饮服。
4. 小儿秋痢。用粳米煮粥,熟时加入干柿末,再煮开两三沸,三次吃下。
5. 反胃吐食。用干柿三枚,连蒂捣烂,用酒送服,很有效。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。
6. 痰嗽带血。用大柿饼饭上蒸熟,剖开,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,睡觉前用,薄荷汤送服。
7. 耳聋鼻塞。将三枚干柿,切细,以粳米三合、豆豉少许煮粥。每日空腹服下。
8. 生于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。将柿霜、柿蒂等分,烧过,研成粉末敷涂。甚效。
9. 中桐油毒。吃干柿饼可解。
【乌柿】
杀虫,疗刀伤火伤,生肉止痛。服药口苦及呕逆者,食少许即止。
【柿蒂】
呃逆不止。用柿蒂、丁香各二钱,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或将两药研为末,开水冲服亦可。
【柿木皮】
1. 便血。将柿木皮晒、焙,研成粉末,米汤送服二钱。两服可止。
2. 汤火疮(灸治后局部因灼伤而伤脓溃烂成疮)。将柿木皮烧灰,调油敷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