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
发布/
小网
数据源/转载
来源/本草纲目
果部之柚
也称条、壶柑、臭橙、朱栾。
[时珍说] 柚,色油然,形状像卣(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),因此得名。
[恭说] 皮厚味甜,不像橘,皮薄味辛且苦。它的肉也像橘,有甜有酸,酸的叫壶柑。现在的人把柚错认为橙,其实不然。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果中佳品有江浦的橘、云梦的柚。
[郭璞说] 柚产自江南,像橙而果酸,像橘一般大。
[时珍说] 柚的树、叶都很像橙。它的果有大小两种:小的像柑和橙;大的像瓜和升,甚至有围超过一尺的,也属于橙类。今人叫做类似柑、橙,但皮厚而粗,味甘、气臭,瓣坚硬且酸,不能吃,它的花很香。南方人种它的核,长成后用来嫁接柑、橘,说是得到的果实非常好。橙是橘类,所以皮皱厚且香,味苦而辛;柚属柑类,所以皮粗厚且臭,味甘而辛。这样区分橙和柚便会很清楚了。广南的臭柚像瓜一样大,可以吃,它的皮很厚,可代替毡刷来染墨题碑,并且不会损坏纸张。
味酸,性寒,无毒。
消食,解酒毒,治饮酒的人口臭,去肠胃恶气,疗孕妇厌食、口淡。
【气味】
味甘、辛,性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
主下气,消食快膈,散抑郁烦闷之气,化痰。
【主治】
同葱白一起捣烂,贴在太阳穴上,可治头风痛。
【主治】
与麻油一起蒸成香泽的面脂,可长发润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