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馈

药之五味四时

发布/小网 数据源/转载 来源/本草纲目
木生酸,火生苦,土生甘,金生辛,水生咸。辛散,酸收,甘缓,苦坚,咸软。
五味宜忌

[岐伯说] 木生酸,火生苦,土生甘,金生辛,水生咸。辛散,酸收,甘缓,苦坚,咸软。毒、药攻疾邪,五谷为给养,五果为辅助,五畜为增益,五菜为补充,气味相合而服用,可以补精益气。又说,阴精发生的根本在于五味,但是藏阴精的五藏,又会因五味而受伤。骨正筋柔,气血流畅,腠理致密,精养骨气,就能长寿。又说,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本,二气长存。

五欲

肝欲酸,心欲苦,脾欲甘,肺欲辛,肾欲咸,此五味合于五脏之气。

五宜

青色宜酸,肝病宜食麻、犬、李、韭。赤色宜苦,心病适宜食用麦、羊、杏、薤。黄色宜甘,脾病宜食粳、牛、枣、葵。白色宜辛,肺病宜食黄黍、鸡、桃、葱。黑色宜咸,肾病宜食大豆、黄卷、猪、栗、藿。

五禁

肝病禁辛,宜食甘:粳、牛、枣、葵。心病禁咸,宜食酸:麻、犬、李、韭。脾病禁酸,宜食咸:大豆、猪、栗、藿。肺病禁苦,宜食苦(意思是说肺病的虚证不能用苦味治疗):麦、羊、杏、薤。肾病禁甘,宜食辛:黄黍、鸡、桃、葱。[思邈说] 春适宜省酸增甘以养脾,夏适宜省苦增辛以养肺,秋适宜省辛增酸以养肝,冬适宜省咸增苦以养心,四季宜省甘增咸以养肾。

五走

酸走于筋,筋病不宜多食酸,吃多了容易导致癃闭(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,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,小便点滴而出,甚则闭塞不通)。酸气涩收,胞得酸而缩蜷,故水道不通。苦走于骨,骨病不宜多食苦,吃多了会呕吐。苦入下脘(胃腔下口幽门部),三焦皆闭,故呕。甘走于肉,肉病不宜多食甘,吃多了会令人烦闷。甘气柔润,胃柔则缓,缓则虫动,故烦闷。辛走于气,气病不宜多食辛,吃多了会辣心。辛走上焦,与气同行,久留心下,故辣心。咸走于血,血病不宜多食咸,吃多了会令人渴。血与咸相聚则凝,凝则以胃汁稀释,故舌与咽喉焦干。

五伤

酸伤筋,辛胜酸。苦伤气,咸胜苦。甘伤肉,酸胜甘。辛伤皮毛,苦胜辛。咸伤血,甘胜咸。

五过

味过于酸,肝气去滋养,脾气乃绝,易生肉瘤且唇裂。味过于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,皮瘦而毛竖。味过于甘,心气胀满,色黑,肾气不平,骨痛而毛发脱落。味过于辛,筋脉阻绝,精神乃失,筋急而手指,脚趾干枯。味过于咸,骨大肌短,呼吸劳累,心气压抑,血脉凝涩而变色。

五味偏胜

[岐伯说] 五味进入胃里面后,就各自去到了它们喜欢的地方。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肾。时间久了,必增脏气;脏气增得太多,就会有损健康,甚至因此丧命。

[王冰说] 入肝为温,入心为热,入肺为清,入肾为寒,入脾为至阴并兼有四气。五味对应着五脏,长久地摄取就会发生自然变化。因此长期服黄连、苦参反而会发热,因为热从苦化。其余各味与此同理。如果气不断增加,则某一脏气偏胜,必导致偏绝;脏有偏绝,必致突然夭亡。所以,如果药不具备五味和四气不齐,经常服用,虽可暂时治病,久必致死。

[杲说] 一阴一阳称之为道,偏阴偏阳称之为疾病。阳剂性刚,积弱者当谨慎使用,气平了则须停止。如有偏助,令人脏气不平,成为夭亡的缘由。

四时用药例

[时珍说] 四时用药必先顺应时令,气升、降、沉、浮应顺应它,寒、热、温、凉则应悖逆它。因此春月宜加辛温之药,如薄荷、荆芥之类,以顺应春月上升之气;夏月宜加辛热之药,如香薷、生姜之类,以顺应夏月浮动之气;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,如人参、白术、苍术、黄檗之类,以顺应造化自成之气;秋月宜加酸温之药,如芍药、乌梅之类,以顺应秋月下降之气;冬月宜加苦寒之药,如黄芩、知母之类,以顺应冬月沉郁之气;这就是所谓的顺时气以养天和。《神龙本草经》说,春月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,夏月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,长夏宜省甘增咸以养肾气,秋月宜省辛增酸以养肝气,冬月宜省咸增苦以养心气。这样,既不伐天和而又防岁气太过,用以谅天地之恩德。愚昧的人,略过根本,从标入手,春用辛凉以伐过茂之木,夏用咸寒以抑过旺之火,秋用苦温以泄过盛之金,冬用辛热以涸过泛之水,我们称之为时药。虽然月有四时,日有四时,如果春得秋病,夏得冬病,我们就应该明察秋毫,见机行事,变通权宜,不可拘泥。

[王好古说] 凡用纯寒纯热之药者,宜寒热相杂,并用甘草来调和它们。只有中满者不能用甘。

五运六淫用药式

厥阴司天,风淫炙盛,需用辛、凉平息,甘、苦辅佐,用甘缓和,用酸泻下。如果清凉反胜风淫,则用温酸主治,甘苦辅佐。

少阴司天,热淫有余,需以咸、寒平息,以苦、甘辅佐,以酸收敛。如果寒反胜热淫,则以甘温主治,苦、酸、辛辅佐。

太阴司天,湿淫胜出,需以苦、热平息,酸、辛辅佐,以苦燥热,以淡泻下。若身半以上湿而发热,则以甘温主治,甘辛辅佐,以解表流汗。如果热反胜湿邪,则以苦、寒主治,苦、酸辅佐。

少阳司天,火淫炽烈,须以酸、冷平息,苦、甘辅佐,以酸收敛,以苦发汗,如果汗毕还热,仍以酸收敛。如果寒反胜火淫,则以甘、热主治,苦、辛辅佐。

阳明司天,燥淫胜出,需以苦、温平自,酸、辛辅佐,以苦泻下,如果热反胜燥淫,则以辛、寒主治,苦、甘辅佐。

太阳司天,寒淫肆虐,需以辛、热平息,苦、甘辅佐,以咸泻下。如果热反胜寒淫,则以咸、冷主治,苦、辛辅佐。

厥阴在泉,风淫盛行于内,需以辛、凉主治,以苦辅佐,以甘和缓,以辛发散。如要清凉反胜风淫,则以酸、温主治,苦、甘辅佐,以辛平息。

少阴在泉,热淫横行于内,需以咸、寒主治,甘、苦辅佐,以酸收敛,以苦发散。如果寒反胜热淫,则以甘、热主治,苦、辛辅佐,以咸平息。

太阴在泉,湿淫恣肆于内,需以苦、热主治,酸、淡辅佐,以苦燥热,以淡泻下。如果热反胜湿淫,则以苦、冷主治,咸、甘辅佐,以苦平息。

少阳在泉,火淫旺盛于内,需以咸、冷主法,苦、辛辅佐,以酸收敛,以苦发汗。如果寒反胜火淫,则以甘、热主治,苦、辛辅佐,以咸平息。

阳明在泉,燥淫横行于内,需以苦、湿主治,甘、辛辅佐,以苦泻下,如果热反胜燥淫,则以辛、寒主治,苦、甘辅佐,以酸平息。

太阳在泉,寒淫横行于内,需以甘、热主治,苦、辛辅佐,以咸泻下,以辛滋润,以苦结实。如果热反胜寒淫,则以咸、冷主治,甘、辛辅佐,以苦平息。

[时珍说] “司天”象征在上,主上半年的气候变化,所以,六淫之所谓“胜”,乃上淫于下,故称平息。“在泉”象征在下,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。所以,六淫之所谓“于内”,乃外淫于内,故称治疗。如果当时反得胜己之气,称为“反胜”。六气之胜,有什么特征?如果燥气胜,则大地上就干燥;暑气胜,则大地上就发热;风气胜,则大上的万物皆动;湿气胜,则大上的湿土泥泞;寒气胜,则大地上有破裂现象;火气胜,则大干涸。